惡性葡萄胎和絨毛膜上皮癌(簡稱爲絨癌)是發生于胎盤外層的絨毛膜上皮細胞(即滋養葉細胞)的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腫瘤。一般認爲,這兩種腫瘤是一種疾病的兩種不同階段,其中絨癌比…
惡性葡萄胎和絨毛膜上皮癌(簡稱爲絨癌)是發生于胎盤外層的絨毛膜上皮細胞(即滋養葉細胞)的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腫瘤。一般認爲,這兩種腫瘤是一種疾病的兩種不同階段,其中絨癌比惡性葡萄胎的惡性程度要高的多。據統計約有50%惡性滋養葉腫瘤發生于葡萄胎之後,25%發生于流産之後,22%則發生在正常分娩以後,其它則發生于異位妊娠時,本病多發于35歲以下的已婚婦女。據1979年我國絨癌協作組調查了23個省、市、自治區的2023621名婦女(30-60歲),發生葡萄胎者586例,總妊娠數爲7561879次,發生率爲290人/10萬人,以孕次計爲0.78‰,妊娠次:葡萄胎:1290:1,發生率最高者爲江西、浙江兩省,最低者爲山西省。而絨癌的發生率要低于惡性葡萄胎,它在我國惡性腫瘤死亡中占0.14%。居第14位。平均死亡年齡爲41.2歲,84.6%的絨癌死于20-55歲,多爲有生育能力的已婚婦女,農村發病高于城鎮。
對兩病的病因一般認爲,葡萄胎的發生與卵子或精子的異常受精有關。絨癌主要與多次迅速連續的妊娠和蛋白質缺乏性營養不良有密切關系。
(一)臨床表現:葡萄胎早期即發生閉經,或表現爲陰道不規則流血。時多時少,有臭味,在流血前常有陣發性腹部隐痛和劇痛。由于子宮和雙側卵巢異常增大,可在下腹部觸摸到異常包塊或腫物,極少數患者可發生高血壓、嚴重嘔吐、貧血和甲亢等表現。絨癌多表現爲陰道不規則流血,或閉經。有一些患者表現爲乳頭、外陰色素加深.甚至乳房增大、閉經等假孕症狀。因增大的子宮或闊韌帶内形成血腫,腹部可觸摸到包塊。病情發展期間可出現腹痛、腹脹等症狀。後期可出現肺、陰道、肝、腦等部位的轉移竈及貧血、消瘦、惡液質等。
(二)前期征兆:兩病早期即有陰道不規則流血,有不潔分泌物,有臭味,或表現爲異常閉經或假孕現象時,很可能是兩病的早期症狀。
(三)治療指南:
1.手術治療;惡葡一定要做徹底清宮術。對無生育要求者應做子宮全切以防複發。絨癌一般以手本爲輔、對無生育要求者應做子宮全切術,但可保留卵巢。
2.放射治療;單純性放療主要适用不能手術切除的病例。
3.化學治療:葡萄胎可做預防性化療,絨癌以化療爲主,可以治愈,手術爲輔。目前常用對絨癌極爲敏感的一種葉酸拮抗劑——氨甲喋呤進行化療,單用每日劑量爲10-20mg/m2,肌注,連用5—7天。北京協和醫院婦産科應用大劑量化學療法使絨癌和惡性葡萄胎的治愈率大幅度提高,年輕患者還可以保留生育能力。這項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4.中藥方:
①處方:當歸、澤蘭、山甲珠各9g,軟蜂房6g,茯苓12g,丹參15g,山楂18g。水煎服,日1劑,以5劑爲1療程。服1療程後做尿妊娠試驗,若轉爲陰性後不服用;若仍爲陽性可繼服第2療程。
療效:共治療5例葡萄胎患者,經刮宮1-3次後尿妊娠試驗仍爲陽性。經治療1療程後4例轉爲陰性,另1例治療兩個療程後轉爲陰性。
方源:廣西岑溪縣人民醫院。
②處方:龍葵、苡仁、天花粉、紫草根、白英、丹參各15g,山豆根、半枝蓮各30g。水煎、每日1劑,煎2次,分2-3次服。
療效:采用本方結合西藥共治療絨癌34例,惡葡43例,近期治愈率爲83.1%。
方源:楊今祥:《抗癌中草藥制劑》。人民衛生出版社,1981年,265頁。
5.驗方:①處方:五靈脂、蒲黃粉、茜草根、甘草各6g,紅花、台烏藥各3g,射幹、當歸、山慈菇、炒阿膠、乳香、沒藥各9g,海螵蛸30g,丹參15g。加減:肝郁血熱者加黃芩炭3g,香附、葛根各9g;氣郁血滞者加枳實、桃仁各9g,藏紅花1.5g。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療效:本方治療絨癌1例,用藥後臨床治愈,随訪3年未見複發。
方源:湖北中醫學院老中醫蔣玉伯先生。
②處方:當歸、紅花、桃仁、三七、花蕊石、大黃、丹皮、紫草、地黃、廣明參、海浮石、瓜蒌、苡仁、珍珠母、代赭石、土茯苓、半枝蓮各适量。水煎服,每日1 劑,濃煎至100ml,分3次服;也可制成注射劑靜脈注射(50-100ml加入5%葡萄糖液500ml),每日1次,連續5-10天後停藥,休息3-4 天後再用,用藥最多400ml;可配合西藥化療,加用5-Fu合用更生黴素等。
療效:用本方治療惡性滋養葉腫瘤25例(絨癌ⅢA期6例,惡葡1期6例、ⅡB期4例、ⅢA期9例),結果靜脈給藥(方藥名爲三石母液)9例,治愈7例,無效2例;口服中藥治療9例,治愈8例(絨癌1例、惡葡7例),無效1例爲絨癌;靜脈給藥加化療3例均痊愈;口服中藥加化療4例,治愈3例均系惡葡,好轉1例。
方源:田映碧等:複方中藥治療惡性滋養葉腫瘤25例臨床分析。《中醫》(10):47,198l。
③處方:龍葵15g,苡仁15g,天花粉15g,紫草根15g,白英15g,丹參15g,山豆根30g,半枝蓮30g。每日1劑,煎2次分服。江西省婦幼保健院以本方爲主治療77例,近期治愈率83.1%。
④處方:黃芪15g,白芨15g,敗醬草15g,赤小豆30g,苡仁30g,冬瓜仁30g,魚腥草30g,茜草9g,當歸9g,黨參9g,阿膠珠9g,甘草6g。口服,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加減:腹中有包塊加蒲黃9g,五靈脂9g;陰道出血加貫衆炭9g;腹脹加樸花9g;胸痛加郁金9g,陳皮9g;咯血加大量白芨、茜草。
療效:治療絨癌千餘例,均基本治愈。
方源:湖北醫學院附屬二院。
6.偏方:①向日葵盤90g,鳳尾草60g,水楊梅(全草)60g。口服,每日1劑,煎2次分服。加水煎煮1-2小時,藥汁成半膠凍狀。民間以本方治療兩病療效頗佳。
②取紫草15g,天花粉15g。水煎服,日服二次。本方對絨癌療效最好。
7.食療方:取冬蟲夏草15~30克,金錢龜250克。把冬蟲夏草和龜加水煎至龜角熟即可,隻飲湯不吃龜角。
8.氣功:惡葡和絨癌做郭林新氣功療效很好。主要是做郭林氣功的風呼吸法步行功。可選練中度風呼吸法自然行功,中度風呼吸法定步行功,弱度風呼吸法稍快行功,中度風呼吸法中快行功,強度風呼吸法特快行功及中度風呼吸法一、二、三步行功和升降開合松靜功。
9.預防:青年人結婚前,一定要到指定的計劃生育專科門診進行體檢和憂生優育咨詢,積極治療原發病症,注意性衛生,避免多次妊娠和人流。
恶性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简称为绒癌)是发生于胎盘外层的绒毛膜上皮细胞(即滋养叶细胞)的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一般认为,这两种肿瘤是一种疾病的两种不同阶段,其中绒癌比恶性葡萄胎的恶性程度要高的多。据统计约有50%恶性滋养叶肿瘤发生于葡萄胎之后,25%发生于流产之后,22%则发生在正常分娩以后,其它则发生于异位妊娠时,本病多发于35岁以下的已婚妇女。据1979年我国绒癌协作组调查了23个省、市、自治区的2023621名妇女(30-60岁),发生葡萄胎者586例,总妊娠数为7561879次,发生率为290人/10万人,以孕次计为0.78‰,妊娠次:葡萄胎:1290:1,发生率最高者为江西、浙江两省,最低者为山西省。而绒癌的发生率要低于恶性葡萄胎,它在我国恶性肿瘤死亡中占0.14%。居第14位。平均死亡年龄为41.2岁,84.6%的绒癌死于20-55岁,多为有生育能力的已婚妇女,农村发病高于城镇。
对两病的病因一般认为,葡萄胎的发生与卵子或精子的异常受精有关。绒癌主要与多次迅速连续的妊娠和蛋白质缺乏性营养不良有密切关系。
(一)临床表现:葡萄胎早期即发生闭经,或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时多时少,有臭味,在流血前常有阵发性腹部隐痛和剧痛。由于子宫和双侧卵巢异常增大,可在下腹部触摸到异常包块或肿物,极少数患者可发生高血压、严重呕吐、贫血和甲亢等表现。绒癌多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或闭经。有一些患者表现为乳头、外阴色素加深.甚至乳房增大、闭经等假孕症状。因增大的子宫或阔韧带内形成血肿,腹部可触摸到包块。病情发展期间可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后期可出现肺、阴道、肝、脑等部位的转移灶及贫血、消瘦、恶液质等。
(二)前期征兆:两病早期即有阴道不规则流血,有不洁分泌物,有臭味,或表现为异常闭经或假孕现象时,很可能是两病的早期症状。
(三)治疗指南:
1.手术治疗;恶葡一定要做彻底清宫术。对无生育要求者应做子宫全切以防复发。绒癌一般以手本为辅、对无生育要求者应做子宫全切术,但可保留卵巢。
2.放射治疗;单纯性放疗主要适用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例。
3.化学治疗:葡萄胎可做预防性化疗,绒癌以化疗为主,可以治愈,手术为辅。目前常用对绒癌极为敏感的一种叶酸拮抗剂——氨甲喋呤进行化疗,单用每日剂量为10-20mg/m2,肌注,连用5—7天。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应用大剂量化学疗法使绒癌和恶性葡萄胎的治愈率大幅度提高,年轻患者还可以保留生育能力。这项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4.中药方:
①处方:当归、泽兰、山甲珠各9g,软蜂房6g,茯苓12g,丹参15g,山楂18g。水煎服,日1剂,以5剂为1疗程。服1疗程后做尿妊娠试验,若转为阴性后不服用;若仍为阳性可继服第2疗程。
疗效:共治疗5例葡萄胎患者,经刮宫1-3次后尿妊娠试验仍为阳性。经治疗1疗程后4例转为阴性,另1例治疗两个疗程后转为阴性。
方源:广西岑溪县人民医院。
②处方:龙葵、苡仁、天花粉、紫草根、白英、丹参各15g,山豆根、半枝莲各30g。水煎、每日1剂,煎2次,分2-3次服。
疗效:采用本方结合西药共治疗绒癌34例,恶葡43例,近期治愈率为83.1%。
方源:杨今祥:《抗癌中草药制剂》。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年,265页。
5.验方:①处方:五灵脂、蒲黄粉、茜草根、甘草各6g,红花、台乌药各3g,射干、当归、山慈菇、炒阿胶、乳香、没药各9g,海螵蛸30g,丹参15g。加减:肝郁血热者加黄芩炭3g,香附、葛根各9g;气郁血滞者加枳实、桃仁各9g,藏红花1.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疗效:本方治疗绒癌1例,用药后临床治愈,随访3年未见复发。
方源:湖北中医学院老中医蒋玉伯先生。
②处方:当归、红花、桃仁、三七、花蕊石、大黄、丹皮、紫草、地黄、广明参、海浮石、瓜蒌、苡仁、珍珠母、代赭石、土茯苓、半枝莲各适量。水煎服,每日1 剂,浓煎至100ml,分3次服;也可制成注射剂静脉注射(50-100ml加入5%葡萄糖液500ml),每日1次,连续5-10天后停药,休息3-4 天后再用,用药最多400ml;可配合西药化疗,加用5-Fu合用更生霉素等。
疗效:用本方治疗恶性滋养叶肿瘤25例(绒癌ⅢA期6例,恶葡1期6例、ⅡB期4例、ⅢA期9例),结果静脉给药(方药名为三石母液)9例,治愈7例,无效2例;口服中药治疗9例,治愈8例(绒癌1例、恶葡7例),无效1例为绒癌;静脉给药加化疗3例均痊愈;口服中药加化疗4例,治愈3例均系恶葡,好转1例。
方源:田映碧等:复方中药治疗恶性滋养叶肿瘤25例临床分析。《中医》(10):47,198l。
③处方:龙葵15g,苡仁15g,天花粉15g,紫草根15g,白英15g,丹参15g,山豆根30g,半枝莲30g。每日1剂,煎2次分服。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以本方为主治疗77例,近期治愈率83.1%。
④处方:黄芪15g,白芨15g,败酱草15g,赤小豆30g,苡仁30g,冬瓜仁30g,鱼腥草30g,茜草9g,当归9g,党参9g,阿胶珠9g,甘草6g。口服,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加减:腹中有包块加蒲黄9g,五灵脂9g;阴道出血加贯众炭9g;腹胀加朴花9g;胸痛加郁金9g,陈皮9g;咯血加大量白芨、茜草。
疗效:治疗绒癌千余例,均基本治愈。
方源:湖北医学院附属二院。
6.偏方:①向日葵盘90g,凤尾草60g,水杨梅(全草)60g。口服,每日1剂,煎2次分服。加水煎煮1-2小时,药汁成半胶冻状。民间以本方治疗两病疗效颇佳。
②取紫草15g,天花粉15g。水煎服,日服二次。本方对绒癌疗效最好。
7.食疗方:取冬虫夏草15~30克,金钱龟250克。把冬虫夏草和龟加水煎至龟角熟即可,只饮汤不吃龟角。
8.气功:恶葡和绒癌做郭林新气功疗效很好。主要是做郭林气功的风呼吸法步行功。可选练中度风呼吸法自然行功,中度风呼吸法定步行功,弱度风呼吸法稍快行功,中度风呼吸法中快行功,强度风呼吸法特快行功及中度风呼吸法一、二、三步行功和升降开合松静功。
9.预防:青年人结婚前,一定要到指定的计划生育专科门诊进行体检和忧生优育咨询,积极治疗原发病症,注意性卫生,避免多次妊娠和人流。